外事 Foreign Affairs

第二届“TALK IN 重庆”外语演讲大赛收官

2024-11-10


30名中外选手同讲新重庆故事


11月9日,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重庆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重庆@世界·第二届“TALK IN 重庆”外语演讲大赛决赛在市外事大楼成功举行。围绕“为新时代添彩 与新重庆同行”“重庆,要得!”两大主题,30名中外选手同讲新重庆故事。经过激烈角逐,云南大学学生方一佳、重庆市外事服务中心(重庆与世界杂志社)工作人员廖梓同、四川外国语大学外籍教师金淑贤(吉尔吉斯斯坦)分别获得中国籍英文高校组、职业组及外籍中文组一等奖。


市政府外办副主任张娅茜、二级巡视员马勇,加拿大驻重庆总领事余忆华,中国瑞士商会西南区主席祖睿甫,中国日报社重庆记者站站长谭英姿,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钟毅担任决赛评委,市政府外办主任、市对外友协常务副会长王雯出席颁奖仪式并致辞。


讲述新重庆的万千气象


《重庆的人情暖》《重庆的隐藏魔力:城市与乡村共建国际舞台》《古韵新辉:重庆中医药的复兴之路》……英文高校组选手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展示多彩重庆。英文职业组选手则结合自身工作、生活经历讲述重庆各领域的蓬勃发展。


在延续去年组别设计的基础上,本届新增了面向外籍中文爱好者的组别,旨在打造一个更加开放的舞台。来自德国、乌克兰、韩国等10个国家的外籍选手结合自身体验分享重庆生活,直呼“重庆太要得啦!”




现场评委综合选手主题演讲和即兴问答表现进行打分,各组分别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4名。决赛还邀请了来自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的留学生代表担任大众评委,同步评选出人气奖6名。


“当前,重庆正聚力打造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我们牵头建立重庆市翻译人才库,以‘@重庆@世界’为主题举办外语演讲大赛等系列活动,就是要发现和汇聚更多既懂世界又懂中国的人才,共同参与到重庆的对外开放事业中。”王雯在颁奖仪式上表示,懂得多国语言如同拥有一把开启多元世界的钥匙,在不同国家和文化间搭建起相互理解的桥梁。希望透过不同语言讲述的重庆故事,看到这座城市才华横溢的奋斗者,也看到大家眼中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本届大赛于今年6月启动,吸引了来自各行各业的200余名中外选手报名参赛,30名优秀选手入围决赛。大赛旨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培养和选拔外语人才,为中外外语爱好者搭建更多沟通交流平台,并通过一批融通中外、联通世界的优秀国际化人才向世界展示丰富多彩、立体真实的重庆,助力重庆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和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搭建中外友好交流平台


“本次大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思想,以及用语言的力量去触动人心、传递价值的舞台。”参赛选手、重庆市九龙坡区红心蚂蚁志愿者协会工作人员张颖萱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身处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洪流中,亲历重庆以惊人的速度蜕变,有责任要将这份喜悦与自豪讲给世界听,向世界展示新重庆的无限魅力。


参赛选手、重庆工商大学的泰国留学生韩成表示,此次参赛受益匪浅,对重庆的历史、文化和发展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未来,希望能够发挥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优势,成为泰中两国之间的文化使者,为泰中两国的友好关系添砖加瓦。


参赛选手、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外籍教师金淑贤谈到,外语演讲大赛是宣介重庆的一个绝佳机会,希望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吸引更多外国留学生来重庆学习、生活。


谈及在重庆的生活,重庆师范大学的卢旺达留学生约书亚连连称赞重庆人热情好客,重庆风景优美,非常“要得”;重庆工商大学的乌克兰留学生林娜称重庆给她一种归属感,“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我就感觉像在这里生活了很久,像回到家一样,我习惯这里的生活,重庆人带给我很多温暖。”


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钟毅是第二次担任“TALK IN 重庆”外语演讲大赛决赛评委,“非常惊喜看到第二届赛事新增了外籍人士讲中文组别,在外籍选手眼中,看到了不一样的重庆。”


同为评委的中国瑞士商会西南区主席祖睿甫表示,此次演讲大赛专业水平很高,30名中外选手结合自身工作和生活来讲重庆故事,让人印象深刻。大赛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让他们可以通过语言和演讲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


“中国选手用英文讲重庆故事,会让外籍人士便于理解且印象深刻,外籍选手用中文分享重庆生活,能让大家看到外国人眼中的多面重庆。”留学生大众评委赵茉莉认为,“TALK IN 重庆”外语演讲大赛是一个很好的中外文化交流平台。

文/本刊记者 贺煜
图/市政府外办

重庆与世界杂志社 Copyright 2000-2023 Cq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5006161

国内发行:重庆市报刊发行局\杂志社自发 |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广场大厦11F,举报电话:023-6889892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