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白鹤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渝举行
10月12日,2024白鹤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市涪陵区举行。来自中国、埃及、美国、日本、荷兰、巴西六个国家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白鹤梁—尼罗尺遗产价值与保护传承”,以“水文观测遗产的跨时空对话”为主题,共同探讨以中国白鹤梁和埃及尼罗尺为代表的世界水文遗产保护传承。
白鹤梁与尼罗尺,作为中埃两国乃至世界水文观测史上的璀璨明珠,其独特的价值不仅在于它们对古代水文科学的贡献,更在于它们作为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精神。白鹤梁题刻是长江流域现存延续时间最长、相关信息最为丰富的枯水水文题刻群,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09年,基于白鹤梁题刻原址保护工程的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建成开放。
本次研讨会立足中埃联合申遗实际,汇集各方智慧,探析全球水文遗产与大河文明生生不息的历史脉络,进一步凝聚共识,提出对遗产行之有效的保护传承策略,助力全球水文遗产可持续发展。
埃及驻华大使阿西姆·哈奈菲出席2024白鹤梁旅游文化节开幕式并致辞
埃及驻华大使阿西姆·哈奈菲出席会议并致辞表示,本次研讨会不仅是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更是世界遗产保护的创新探索。研讨会聚集了世界各国文化遗产专家,共同探索中国白鹤梁与埃及尼罗尺的价值和共性差异,以推动共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开辟世界水文遗产保护领域交流与合作的新途径。我们应当以此为桥梁,加强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经验分享与技术合作,让更多像白鹤梁与尼罗尺这样的遗产得以传承,让后人能够领略到先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研讨会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水与遗产科学委员会原副主席、国际水与跨学科研究中心总干事塞尔吉奥·里贝罗,以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秘鲁科隆戈传统水务法官制度为例提出,推动白鹤梁和尼罗尺联合申遗,要多研究和阐释它们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价值和内涵,以及遗产保护传承的相关经验和做法。
“中国白鹤梁题刻和埃及尼罗尺的连续水文记录具有极其宝贵的科学价值,为研究亚洲和非洲大陆,乃至北半球的古代气候和社会变迁提供了重要线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主任赵云在研讨会上表示,白鹤梁与尼罗尺联合申遗符合《世界遗产公约》倡导的国际合作精神,有利于填补《世界遗产名录》中水文观测类遗产的空白,符合世界遗产委员会近年来强调的文化—自然融合理念,对于水文景观概念的探索有利于进一步丰富世界遗产的主题和内涵。
埃及旅游和文物部长人力资源事务助理、埃及学家、考古学家艾哈迈德·雷赫马表示,白鹤梁与尼罗尺都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具有共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基础条件和强烈意愿,二者携手合作,必将“走得更远”。
此外,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牛津大学考古学院博士后研究员赵雅婧,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水与遗产科学委员会名誉副主席亨利克斯·范·斯凯克,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董卫,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副馆长白九江等专家学者,还分别围绕世界文化遗产中的水域遗产点、白鹤梁题刻保护展示的后续挑战与风险、努力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道路等话题,进行精彩的观点分享。
此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学术的交融,更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专家学者的智慧碰撞和经验分享,为白鹤梁的保护传承利用开启新的思路、注入新的活力。
据介绍,重庆也将以本次研讨会为新的起点,充分吸收研讨会的研究成果,深入挖掘白鹤梁的文化内涵,高标准建设中国水文博物馆,全力推进白鹤梁—尼罗尺联合申遗工作,用实际行动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共同推动世界水文遗产研究贡献力量。
重庆与世界杂志社 Copyright 2000-2023 Cq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5006161
国内发行:重庆市报刊发行局\杂志社自发 |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广场大厦11F,举报电话:023-6889892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