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重庆国际文旅之窗

共商共谋澜湄六国旅游合作新未来 2024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交流活动在渝举行

2025-01-16


11月25日至30日,2024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交流活动在渝举行


11月25日至3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以及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交流活动在渝举行。澜湄六国成员城市、领军企业、行业协会代表,有关国际组织及媒体代表、专家学者约200名嘉宾齐聚重庆,共同探讨澜湄旅游合作新机遇、新未来。


以旅为媒 凝聚共识


澜沧江—湄公河,这条蜿蜒4880公里、流经六国、滋养81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壮阔河流,不仅是自然的恩赐,更是澜湄六国友谊与合作的纽带。澜湄合作启动以来,经历次澜湄合作领导人会议达成共识,在合作机制框架下发起成立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


活动现场,澜湄六国青年共同演绎合唱《友谊地久天长》,用音乐传递友谊的力量,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在旋律中找到共鸣,传递紧密合作的共同愿望。


嘉宾先后以致辞或主旨发言的形式,表达对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未来发展的信心期待并积极建言献策。


柬埔寨金边市副市长霍海表示,本次交流活动提供了金边与澜湄城市间旅游合作的新机遇,呼吁深化合作,推动自然与文化旅游的融合,搭建信息、经验交流平台,共同应对挑战。


泰国工业区管理局主席、泰国国家旅游局原局长育塔萨表示,活动充分体现了合作精神,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为各方分享见解和经验提供了平台,也为澜沧江—湄公河地区旅游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规划了道路。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澜湄地区的旅游合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加强政策协调、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及人才培养,澜湄地区有望成为全球旅游合作的典范,为区域内的经济增长和人文交流注入新的活力,并为澜湄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提供更好的民意基础和人文条件。”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中国中心)秘书长杜兰认为,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的成立,则为深化澜湄地区的旅游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制,对于推动可持续旅游的推广、旅游品质的提升、旅游合作新模式的探索、旅游线路的设计和特色旅游的发展、青年参与的促进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合作等将发挥重要作用。


缅甸饭店与旅游部饭店与旅游司原司长丁·特温建议,澜湄旅游应从需求驱动转向供给驱动,以高质量的产品和高效的目的地管理为重点,从可持续性、专业人力资源、卓越体验、全民旅游等几个方面发力实现转型。


湄公河旅游协调办公室执行主任苏薇茉表示,联盟致力于将澜湄区域打造为全球旅游中心,是澜湄六国携手实现“以旅游业为纽带,促进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增长、增进社会繁荣”共同愿景的重要里程碑,彰显了澜湄六国的合作潜力。


开放包容 深耕市场


为展现澜湄六国旅游的独特魅力,切实推动澜湄旅游人次增长,本次活动配套举行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交流活动。重庆以其独特的城市风貌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嘉宾的目光。从两江交汇的壮丽景色,到历史悠久的文化遗迹,再到地道的重庆美食,让人流连忘返。


参会代表乘坐两江游船观看重庆特色文艺表演,品尝重庆“渝”味360碗特色美食;在大足石刻边走边看,感受世界非遗魅力;在钓鱼城、偏岩古镇漫步,欣赏重庆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沉浸式的体验为嘉宾提供了宝贵的旅游合作灵感。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入境中国游客达9462.83万人次,同比增长78.8%;中国内地居民出境旅游达9202.97万人次,同比增长48.1%。早在2019年,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双向游客总量已超过6500万人次。其中,澜湄国家间的游客往来尤为频繁。中国成为柬埔寨、老挝、缅甸等国的重要客源市场,而湄公河国家也为中国入境旅游市场作出了重要贡献。澜湄六国旅游业正呈现出快速复苏、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与会各方达成共识,未来,澜湄地区将探索旅游合作新模式,深化现有旅游布局,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并依托中老铁路及其未来延伸至泰国的部分,共同设计旅游线路,打造旅游新业态。同时,充分利用边境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文化资源,推动打造澜湄国家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区。

文/本刊记者 杨艳
图/活动主办方

重庆与世界杂志社 Copyright 2000-2023 Cq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5006161

国内发行:重庆市报刊发行局\杂志社自发 |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广场大厦11F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