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与世界网讯(记者 刘丁睿)2月27日,记者从《重庆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推进教育现代化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重庆市全力推动教育更好服务融入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教育发展总体水平进入全国中上行列、西部第一方阵。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宴兵介绍,为切实加快教育强市建设,推动教育现代化,2023年8月,重庆市启动了教育强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组建专班、多次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收集到涉及招生入学、减轻学业负担、减少教育焦虑等方面意见建议100多条,并对其进行认真论证、科学吸纳。
《重庆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推进教育现代化规划(2024—2035年)》主体划分为总体要求、主要任务、组织实施三个部分。
总体要求方面,提出教育强市“158N”体系架构的建设思路,以建设新时代教育强市、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总目标,锚定西部基础教育排头兵、全国职业教育重镇、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引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样板、内陆教育开放合作窗口等5个发展定位,推进立德树人固本铸魂等8项行动,实施“红岩思政”育人品牌建设工程等具有重庆特色的N项标志工程。
主要任务方面,《规划》聚焦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对接重庆市“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提出了11个方面、43项具体举措。比如,推进教育部重庆高等研究院建设;深化职教出海,推动“留学重庆”品牌建设,推进高质量中外合作办学,力争建成100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同时,针对群众关心的学生身心健康等问题,着力推进学生体质强健计划,让每个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实施“逐光成长”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工程,建好“12355”青少年三级服务体系,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减轻学生重复性作业、减少考试考核频次,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求知欲;深入实施“小升初”违规考试招生、违规“掐尖”招生等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专项治理,出实招、硬招来缓解“家长卷”“学生苦”“教师累”的现象。
组织实施方面,《规划》提出了2027、2029和2035三步走方案,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扛起教育强市建设的政治责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教育强市建设的强大合力,确保到2027年,教育强市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教育综合实力进入中西部前列,打造特色思政课堂300个,推出“红岩思政”研学精品线路150条。到2029年,教育强市建设实现重要突破,建成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0个,破解关键技术难题3000个以上,建成卓越工程师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国家级育人平台15个。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教育强市,教育现代化总体实现,教育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形成,支撑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服务科技人才的能力得到全面跃升。
重庆与世界杂志社 Copyright 2000-2023 Cq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5006161
国内发行:重庆市报刊发行局\杂志社自发 |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广场大厦11F,举报电话:023-6889892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