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阅 Feeling CQ

逛市集、做手工、看影展……2025年第三届“自然重庆”嘉年华创新启幕

2025-03-15



重庆与世界网讯(记者 杨艳)“小城多可爱,温情似花开,悠悠春风映桃李,雨露尽关怀……”3月14日晚,在重庆市渝中区珊瑚公园内,武隆区石桥小学生一首木叶吹奏《春满小城》正式拉开2025年第三届“自然重庆”嘉年华活动的序幕。


重庆市大江大河纵贯全境,自然资源本底丰韵厚实。自2023年起,重庆已在九龙坡区、梁平区成功举办了两届“自然重庆”嘉年华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此次活动将持续至5月。




启动仪式上,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和重庆市武隆区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获得“青山驿站”授牌。他们将联合学校、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各类机构以及“守护青山”志愿者,围绕“青山少年”“鹰飞之城”“自然之约”“崖柏新语”“绿原仙踪”等志愿服务和自然教育品牌,每月策划开展一场活动,不定期开展交流沙龙,将自然带进城市,将公众带入自然,传播推广志愿服务和自然教育理念,开展志愿服务和自然教育行动。


重庆时代广场&重庆国金中心、协信星光时代广场、上游新闻帮帮志愿服务队、自然介“守护青山”志愿服务分队及重庆市林业局“守护青山”银发志愿服务分别获得授旗;上海小路自然教育中心现场发布梁平安胜镇龙印村麓渝自然中心(青山驿站)共建计划。


现场举行了“两岸青山·千里林带”专题影像大赛颁奖仪式,以及第九届重庆市自然笔记大赛开幕式;重庆生态文化协会自然教育专委会(筹)、中医药(传统医药)文化与传承专委会(筹)宣布成立;赵朝庭、肖波、杨灿芳、张波、黄思琴等获颁重庆生态文化协会智库高级顾问证书。




启动仪式后,相关领导、嘉宾还受邀体验一小时自然时光滨江漫步自然体验活动。其中,自然市集以 “公益、自然、零废弃” 为理念,超过30+宝藏摊位齐聚,涉及自然教育、自然阅读、生态文创等多个类别,可以通过参与各种趣味互动、体验创意十足的小实验,深入探索自然奥秘。


“自然影展”内容为“两岸青山·千里林带”专题影像大赛获奖作品,展出佳作通过镜头语言,生动展现了重庆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取得的辉煌成果及幕后故事,为广大市民呈现出“一江碧水、层林叠翠、四季花漾、瓜果飘香”的千里江山巴渝画廊美景。




自然童音会上,来自学校、公益组织和艺术机构的少年合唱团用纯净歌声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带来治愈的听觉享受。“1 小时自然时光” 鼓励市民打开五感,在500米的滨江自然步道沉浸式感受自然。自然艺术手工坊的艺术家们将引导公众发挥创意,用石头、树枝、落叶、羽毛以及自然废弃物等制作成好看又实用的艺术品。


自然运动区的八段锦、瑜伽、户外舞蹈等活动,让市民在自然中锻炼身体、疗养心情。自然游园会趣味十足,参与者领取种子卡打卡集章,完成任务可兑换惊喜自然好物。


重庆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嘉年华活动丰富多样,为市民带来多元自然体验。活动形式和内容较往届都有很大创新,邀请了国家林草局成都专员办、市委宣传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政协人资环建委领导,相关市级政府部门代表,四川林草局、区县林业局代表,企业、社会组织、学校、媒体等各方代表等近300人参与,共同探索“4+N”活动体系。其中,“4”指“自然重庆”嘉年华的4个固定活动,即启动仪式、音乐会、自然市集、自然影展;“N”是围绕每届活动主题与各分会场本土特色开展各项拓展活动,如为期3天的系列自然体验活动,拟于4月中旬举行的名人共话千里林带(达人直播)活动,3至5月陆续举行的各区县、社会资源联动系列活动。




“通过活动的持续举行,争取达到‘举办一届活动,共创一个品牌,促进一方发展’的目标,让良好生态成为区域发展新引擎,让丰富的生态产品和服务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新动力。”重庆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自然重庆”嘉年华秉承自然、公益、零废弃的活动理念,让公众既能感受自然、体验自然,也能从身边的生态保护行动做起,践行绿色生活,实现生态文明的共建共治共享,为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重庆智慧和重庆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为推动重庆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重庆市林业局联合相关部门积极制定和印发有关自然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取得了显著实效。


近年来,重庆市林业局重点依托全市218个自然保护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域统筹自然教育工作,加强顶层设计,拟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政协人资环建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文化旅游委、市工商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等16个市级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该文件从高位推动自然教育、科学建设自然教育场所、积极培育多元自然教育主体、着力打造自然教育特色品牌、注重培养自然教育人才队伍、大力推进自然教育交流合作等方面对我市自然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明确。希望通过政策支撑,建立长效协同机制,推深走实自然教育工作,共同营造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梁平区双桂湖湿地保护中心依托国际湿地城市生态优势,结合既有自然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开展自然教育与志愿服务,今年还将联合上海小路自然教育中心在安胜镇龙印村打造麓渝自然中心,即自然学校类型的青山驿站。该共建计划以自然教育为切入点,探索小微湿地+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吸引重庆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自然爱好者、中小学生、企业及合作机构齐聚梁平,实现乡村振兴与湿地保护的有机永续发展。从邀请各方共建一所自然学校开始,摸索“企业+政府+公众”共创共建,探索自然教育+林业乡村振兴的模式,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在梁平实现两山理论实践新范本。


据悉,2018年底,重庆市林业局牵头启动了“守护青山”志愿服务工作,2024年“守护青山”志愿服务被纳入志愿重庆建设重大项目清单。为持续推动“守护青山”志愿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重庆市林业局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民政局、团市委共同印发《关于加强“守护青山”志愿服务工作的通知》。该文件围绕加大志愿服务动员力度、优化志愿服务需求供给、健全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强化志愿服务支持保障等方面对我市“守护青山”志愿服务工作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明确。


两年前,重庆市林业局指导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缙云山管理局)和重庆梁平区双桂湖湿地保护中心创新开展了“青山驿站”志愿服务新阵地试点建设工作。其中,缙云山管理局以“漫步缙云”为主品牌,积极探索“青山驿站”建设,2024年12月“漫步缙云·青山驿站”鹅岭站正式启幕,开展“自然有发现”“美自然之美”“守护缙云山”“书香漫缙云”主题自然体验活动 44 场,2000 余名公众参与其中,实现从“山上”走到“山下”、 从保护区走到主城的有效互动。


图/活动主办方

重庆与世界杂志社 Copyright 2000-2023 Cq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5006161

国内发行:重庆市报刊发行局\杂志社自发 |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广场大厦11F,举报电话:023-6889892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