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时政 Politics

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武隆荆竹实力证明

2023-01-14
 
重庆与世界网讯(记者 杨艳)山林晚霞、松间明月,远处云雾缭绕,碧绿的乌江从山底蜿蜒而过……1月13日,记者走进重庆市武隆区仙女山街道荆竹村,村里年味渐浓,杀猪宰羊,鼓乐齐鸣,一台别开生面的“村晚”正在精彩上演。


△ 2023重庆市武隆区仙女山街道荆竹村村晚。

伴着高亢、嘹亮的曲调,姑娘们弯腰、摆臂、跳跃、旋转……以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歌颂和期望。村晚现场热火朝天,村民们的脸上溢满欢乐,心里装满幸福。

△ 年味渐浓。

荆竹村位于中国重庆市武隆区,紧邻世界自然遗产地——天生三桥,距离仙女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约5公里,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官网公布的“最佳旅游乡村”。

地处武陵山腹地的荆竹村,优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丰富多样的景观,汉、土家、苗等多民族在这里交融共生。以前,这里乏人问津,复杂的喀斯特地貌不利于开发,进出山路狭窄、交通不便,村民原先以烤烟种植为主,因土地板结无法种庄稼,收入甚微,村里劳动力流失严重……



如今的荆竹村,一方面保留根植于独特地理文化环境的生活方式和建筑特色,另一方面引入现代创意再造公共文化空间,利用当地的瓷砖、木材和夯土墙来呼应和推广村庄传统文化,为古老村庄注入生机活力。

记者看到,这里的民宿、餐厅、图书馆等都是利用村民旧居改造而成,最大限度地呈现了家乡的原始美。

据介绍,依托原有的自然风貌,村里以绿字先行,坚持按照“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依托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引进归原小镇等新型田园艺术农业,组建“乡村酒店联盟”。以生态文明体系发展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经典案例。自发展乡村旅游以来,荆竹村年接待游客约50余万人次,国际游客约5万人次。



作为武隆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一部分,荆竹村文化资源丰厚,重视以文彰旅,以旅促文,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坚持旅游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对乡村非遗、民俗、乡村艺术,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保护和传承,以防断代和文化记忆消失。

这里有皮影戏表演、手工蜡染展示、手工竹编体验,有文化气息浓厚的“无有图书馆”,有用老房子、古柴火灶、方桌竹椅、铜茶壶与青瓷杯等打造而成的“归原茶馆”,还有保留塘路(驿站)文化的荆竹古道。记者通过参观与体验,零距离感受到乡村特色文化的魅力。

村里成立的“武隆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到此就业创业;成立的“中国乡村酒店联盟”,带领村民用民居打造“慢屋”“好院子”“山里旅社”“悬崖餐厅”“马里奥餐厅”等30余家民宿和餐厅。
 

△ 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

△ 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夯实了荆竹村乡村旅游基础,还吸引了外来投资商,调动了当地村民发展旅游的积极性。如今,村里藏龙卧虎,非遗传承人、艺术家、设计师在这里“扎堆”,前来游玩的游客一波接一波。

记者发现,这里还有农业技术推广专家长年扎根当地,助力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村里建成了山地特色果蔬采摘基地约3000亩,在专家指导下,果农们用上了农家肥,使用地膜覆盖,对病虫害采取物理防治,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水果的口感和品质大大提升,深受游客们喜爱。

△ 无有图书馆曾举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这几年,乡村旅游项目发展得越来越好,附近的村民纷纷参与进来。由仙女山街道牵头,村委组织龙头企业和村民代表共同成立了“乡宿联盟”,还搭建了荆竹夜校平台,把先进的民宿经营经验传授给村民,大伙的腰包也鼓起来了。54岁的泥瓦工余乾隆就是其中一位,他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已有18人预订了他家的住宿,全家人正在为接待游客做准备。

53岁的冉光芳种植烤烟30余年,现在摇身变成“网红咖啡师”,家里人也各自在村里有了工作,用她的话说,“比起以前种烤烟的苦日子,现在的生活甜多了。”

荆竹村就这样从“藏在深山无人知”到如今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部分图片、视频/市文化旅游委提供

重庆与世界杂志社 Copyright 2000-2023 Cq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5006161

国内发行:重庆市报刊发行局\杂志社自发 |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广场大厦11F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