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与世界网讯(记者 贺煜)4月14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主题活动中,重庆市商务委总经济师余朝洪以“促进二手商品流通,打造绿色消费高地”为主题,分享了重庆二手商品流通及消费经验。同期,重庆江北区入选全国“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城市”,重庆市奔力酒店用品有限公司,重庆广诚龙塔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入选全国“二手商品流通试点企业”。
二手经济不仅是绿色转型的“加速器”,更是消费升级的“新引擎”。近年来,重庆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为牵引,将二手商品流通作为消费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坚持“政策引导、平台搭建、模式创新、生态培育”四维发力,努力走出一条二手商品流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2024年,全市二手商品交易规模达697.5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长超5%,带动就业创业超10万人。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通过政策推动,完善制度框架体系。形成“规划引领+政策促进+协会自律”三位一体制度框架。制定了《推动美丽重庆建设促进绿色商务发展规划(2024—2030年)》。成立了首个省级旧货流通协会,成功承办第五届全国空调再制造峰会暨西部循环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同时,持续实施二手商品交易便利化规范化建设项目,安排专项资金引导市场主体规范流通、合法经营、安全发展。出台《重庆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将二手商品流通作为“以旧换新”政策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累计报废汽车近8.3万辆,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分别达16.5万辆、240万台。
重庆还积极推动数实融合联动,构建旧货流通网络。通过提升二手商品流通集聚化、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构建线下+线上融合发展模式。
在优化市场布局方面,加快构建线下三级市场体系。培育各类二手商品流通企业80余家,建成二手商品交易市场57个。全市已形成21个大型综合市场、20个专业市场、N个社区网点的“21+20+N”二手市场布局。
在触网发展方面,加快发展“互联网+二手”模式,通过数字赋能提质增效。引导传统旧货市场加快线上转型,打造旧货直播基地,通过“抖音”等平台开展“直播”卖货,涌现出粉丝超十万的二手电商“达人”。
在品牌引进方面,积极引进爱回收、闲鱼等国内知名二手商品交易平台,丰富二手商品交易线上渠道。“爱回收”在重庆开设回收站点45个,年回收量电子产品超过50万台。
为顺应消费升级趋势,重庆还加强创新驱动,打造二手交易场景。鼓励多元创新,注入时尚元素,让旧货行业绿色转型焕发新活力。
一方面,着力塑造文旅融合新场景。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培育特色跳蚤市场。推动传统市场以“旧”焕“新”,依托关闭的家具广场,打造出超10万平方米的旧货市场,现已成为集选购、追忆、体验于一体的二手商品交易热门地、旧货文化体验地。
另一方面,着力培育社区闲置交易场景。将二手商品交易融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构建社区闲置换购生态。
此外,还大力发展二手奢侈品卖场模式。加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推动二奢跨境流通。打造的重庆二手名表珠宝交易市场,汇聚众多知名品牌二手名表、珠宝,市场内可开展保税交易,设有专业鉴定评估中心,可现场出具鉴定报告,并成功举办了重庆自贸试验区首届国际中古名表名包展览交易会,吸引上海、福建、广东等20省市的60余家商家参与。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重庆将以创建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城市为契机,大力实施“四大行动”,全面完成各项试点任务,为全国二手商品流通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庆贡献。
重庆与世界杂志社 Copyright 2000-2023 Cq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5006161
国内发行:重庆市报刊发行局\杂志社自发 |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广场大厦11F,举报电话:023-6889892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