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与世界网讯(记者 贺煜)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提振消费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围绕促进居民就业增收、保障居民消费能力、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推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着力提升消费品质、持续优化消费环境等六方面提出26条政策举措。通过供需两端协同发力,让市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在促进居民就业增收方面,提出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多措并举促进居民增收、着力解决欠薪欠款问题等3条措施。重点是打造15分钟就业创业服务圈;适时扩围实施12个县大学生就业补贴政策;实施“渝创渝新”创业扶持工程,对创业担保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动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回购增持等。
保障居民消费能力方面,提出提高养老保障能力、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强化教育支撑、提高医疗保障能力、加强重点群体基本生活保障等5条措施。重点是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推动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落实国家育儿补贴政策;调整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保障标准等。
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方面,提出加快吸引外来消费、拓展文化和旅游消费、提振体育服务消费、促进住宿餐饮消费、发展“社区+”融合消费等5条措施。重点是加快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持续开展“百万职工游巴蜀”等工会文旅活动;联合四川省实施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鼓励境外旅游团“渝进蓉出”“蓉进渝出”;发展演唱会经济、足球赛事经济,支持凭演艺赛事活动门票享受景区门票、餐饮、购物等优惠;加快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完善“老幼小”“食住行”“文娱体”保障设施,加快“渝悦·数智家政”建设等。
推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方面,提出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释放汽车消费潜力、激发家居家电消费活力等3条措施。重点是对中心城区居民换购住房给予补贴;鼓励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共同开展以旧换新促销活动;推进汽车流通消费改革,延伸汽车消费链条,推动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建设等。
着力提升消费品质方面,提出加强消费品牌培育、加快发展新型消费、加力打造消费新场景、高质量举办促消费活动、提高内外贸一体化水平等5条措施。重点是举办“全域全季消费潮”、“不夜重庆”生活节、火锅美食文化节;支持利用防空洞打造火锅店、茶馆、书店等“山城洞天”消费场景;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力争每年举办首发活动100场以上、新打造品质首店300家以上;加力发展直播电商、低空旅游、邮轮经济等新型消费等。
持续优化消费环境方面,提出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保障休息休假权益、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强化金融信贷支持、完善配套支持政策等5条措施。重点是加强宣传引导和营销推广;鼓励正常合理消费;全面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推进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等。
“此次出台的促消费政策充分体现了重庆辨识度,将独特的山水人文资源转化为消费新动能!”重庆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比如支持利用防空洞打造火锅店、茶馆、书店等“山城洞天”等特色消费场景,举办“不夜重庆”生活节、火锅美食文化节等特色消费促进活动,以及打造“巴味渝珍”“荣昌卤鹅”“奉节脐橙”等特色消费品牌,都在富有重庆特色的促消费举措。
同时,这些促消费举措还注重供需两端发力,促进居民增收减负。比如,提出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多措并举促进居民增收、加强重点群体基本生活保障等举措,着力让老百姓的消费底气更足、预期更稳、信心更强。
此外,还聚焦群众关切和日常所需,提出减轻家庭养老、生育、养育、教育、医疗等多方面负担的惠民举措,以及优化演艺赛事审批流程、发展医养结合、鼓励票根经济等促消费措施。
重庆与世界杂志社 Copyright 2000-2023 Cq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5006161/渝公网安备50010302504769号
国内发行:重庆市报刊发行局\杂志社自发 |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广场大厦11F,举报电话:023-6889892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