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与世界网讯(记者 贺煜)“建了这个口袋公园以后,环境真是大变样了!”“微改造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元素,又丰富了居民的休闲生活。”10月27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院坝评审会在重庆高新区白市驿镇举行。本次活动由重庆市城市管理局组织,邀请市城市治理社会参评员、媒体代表以及周边居民,共同对白市驿镇驿路口袋公园项目进行现场评议。该项目是重庆市首批“金点子”领办项目之一,也是首个完成竣工验收的示范案例。

△白市驿镇驿路口袋公园项目院坝评审会现场
据了解,今年1月起,重庆市城市管理局联合重庆日报发起贯穿全年、全民参与的“城市治理我建言”金点子征集活动,广泛动员市民为城市治理建言献策,构建常态化“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参与机制。针对部分价值突出、针对性强的群众建议,市城市管理局将其纳入中心城区全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并引导各区结合实际领办实施,推动“金点子”落地见效。

△改造后的驿路口袋公园
驿路口袋公园位于白市驿镇古驿路,占地面积约1774平方米,地处成渝古驿道重要节点。项目周边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的公房小区,老年人与儿童占比较高。改造前,该区域存在三大突出问题:实体围墙阻碍社区动线,居民出行不便;铺装老旧破损,无障碍设施缺失;古驿文化元素分散,缺乏系统展示平台。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团队不仅注重保留场地特色与文化记忆,进行适度改造提升,更将群众参与贯穿项目始终——通过征集居民需求、共商建设方案、邀请居民参与施工、携手维护成果等方式,真正让群众从“受益者”转变为“参与者”与“共建者”,生动践行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人民城市理念。

△分享驿路口袋公园改造规划
“针对改造前的突出问题,我们广泛征求民意,科学规划布局,对小空间进行微更新得到了大改善。”驿路口袋公园设计方代表田清在院坝会上回顾说,公园院坝原本是一片荒坡,杂草丛生,荒坡和前面的居民楼之间被一堵围墙隔开,居民出行十分不便。通过入户了解需求,与居民共建,最终打造出了令周边居民满意的口袋公园。”
白市驿镇驿站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曾静也表示:“最大的变化是‘荒地’变‘公园’,居民实现了出门入园、推窗见绿,休闲生活更丰富了,出行动线也更方便了,幸福感也更强了。”
在此居住几十年的居民胡阿姨感慨地说:“口袋公园极大丰富了老年人的娱乐生活,尤其专门设置了无障碍通道,处处体现着设计的巧思,‘脏乱差’的环境一去不复返,我们更愿意出门遛弯了。”
市城市管理局相关人员表示,口袋公园是重庆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抓手,极大解决了城市更新中区域功能缺失的问题,它有别于传统的公园概念,将“边角地”变成了多功能区域,让居民“站得住”“坐得下”,有东西可看、能玩起来,是非常好的改变。

△成为深受居民喜爱的休闲场所
此次院坝评审会,既是从群众视角对“金点子”项目成效的检验,也标志着“金点子”活动实现从“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到“问效于民”的延伸。它推动着群众建议的“金点子”,通过城市治理的“金钥匙”,最终转化为惠民利民的“金果子”,为优化城市治理机制提供了宝贵实践经验。
重庆与世界杂志社 Copyright 2000-2023 Cq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5006161/渝公网安备50010302504769号
国内发行:重庆市报刊发行局\杂志社自发 |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广场大厦11F,举报电话:023-6889892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