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与世界网讯(记者 贺煜)11月13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十一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新闻发布会。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副书记陈勇在会上系统回顾了重庆畜牧科技事业取得的快速进展及其对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撑。他表示,畜牧业作为重庆农业的支柱产业,在保障畜禽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意义重大。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历届论坛成果的持续推动下,重庆畜牧科技孵化出众多行业领先且实用好用的科技成果,有力支撑了全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第十一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新闻发布会举行
保供固本 产业基础持续夯实
陈勇介绍,重庆坚持保供优先,立足特殊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养殖习惯等,因地制宜发展以生猪、家禽为优势产业,草食牲畜、蜜蜂为特色产业,延伸至畜产品加工与休闲牧业的现代山地特色畜牧业,确保了畜禽产品供给充足、价格稳定、质量提升。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重庆全市畜牧业累计产值达3133亿元,年均增长5.0%,较“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速加快4.7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三季度,“十四五”期间主要畜禽产品产量,包括猪肉、牛羊肉、禽肉和禽蛋,较“十三五”同期均有两位数以上的显著增长。
科技引领 创新动能澎湃强劲
重庆积极争取并成功布局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国家生猪交易市场等多个国家级平台,组建生猪、家禽等5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和重庆市畜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52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构建起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一批突破性科技成果应运而生:国际首创的液态饲料发酵生产与饲喂一体化智能系统,可节约玉米豆粕10%~15%;全国首创新型全光谱纳米氧化钛消毒剂,对非洲猪瘟等病毒杀灭率高达99.9%;全国首创无菌级实验猪生产,广泛用于儿童疫苗临床前评价、婴幼儿奶粉评价等方面。此外,建成生猪产业大脑2.0,形成“生猪产业大脑+未来猪场”AI赋能畜牧业发展新范式。国家级生猪交易市场累计交易额达1250亿元。
全链融合 产业生态优化升级
重庆坚持全链发展,加速构建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生态。通过大力发展肉蛋奶精深加工,推动产业链延伸,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增强畜牧业发展活力和韧性。成立了7个工作组定点联系指导区县,设立18个服务专员定点联系指导200家畜禽养殖企业和28家肉蛋奶加工企业,今年以来,共协调解决用地、环保、融资等突出问题82个。涪陵4000万只肉鸡养殖、奉节1000万只肉兔养殖等一批重点产业链项目稳步推进,总投资额达189亿元。
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规上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企业累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174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肉蛋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76亿元、同比增长4.3%。自2023年以来,先后成功举办抗微生物药物减量化路径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2023中国国际肉类产业周暨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等10余项国际国内知名展会论坛。荣昌猪、恒都牛肉等一批地方特色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明显提升,荣昌猪品牌价值已达55.95亿元。
绿色安全 发展底色更加鲜明
重庆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争取中央资金近10亿元在26个重点区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3.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形成了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畜牧业绿色发展格局。
在质量安全方面,实施严格动物检疫、质量抽检、监督检查,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畜禽11634万头(只);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抽检265批次、合格率100%;开展制售假劣肉制品问题专项整治,共发现较大以上隐患904个,立案1022件。多年来,全市未发生重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中国畜牧科技论坛是我国畜牧兽医领域极具影响力的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重庆荣昌为其固定举办地。论坛自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十届。陈勇表示,即将到来的第十一届论坛将呈现一场凝聚共识、推动创新、促进合作的盛会。重庆将以本届畜牧科技论坛为新起点,继续以畜牧科技为重要源动力,推动畜牧产业实现迭代升级。
重庆与世界杂志社 Copyright 2000-2023 Cq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5006161/渝公网安备50010302504769号
国内发行:重庆市报刊发行局\杂志社自发 |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广场大厦11F,举报电话:023-6889892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