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与世界网讯(记者 贺煜)11月21日,第二届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商事仲裁论坛在重庆举行。作为第七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的重要分论坛,本届以“共享机遇、共促发展,共建国际商事仲裁服务新高地”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的最新进展与成效。
本届论坛由重庆市司法局、重庆市法学会、重庆仲裁委员会(重庆国际商事仲裁院)、西南政法大学及重庆市律师协会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境内外仲裁机构、司法部门、高校、律所及企业的200余名代表参与。
签约合作与人才共建 夯实国际仲裁基础
论坛期间,重庆仲裁委员会(重庆国际商事仲裁院)与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5家境外仲裁机构签署了仲裁合作协议,计划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推动人员互派实训与仲裁员互荐,开展国际仲裁合作交流。同时与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重庆大学等8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签署了深化涉外仲裁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共同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培养创新基地,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外语的复合型高端仲裁人才。
此外,现场还聘任了国际商事仲裁专家库专家及国际仲裁员,进一步壮大专业队伍。
发布建设成果 展示国际仲裁服务能力
论坛集中发布了《重庆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成果》。自2024年揭牌运行以来,重庆国际商事仲裁院已聘请涉外仲裁员178名,发布中英文等多语种国际商事仲裁规则,为全球市场主体提供多元化、国际化、专业化、数字化的仲裁服务。
近年来,重庆在涉外仲裁领域取得稳步突破,重庆仲裁委员会(重庆国际商事仲裁院)涉外裁决已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承认与执行,初步构建了面向东盟、辐射“一带一路”的多边仲裁协作机制。 同时,国际仲裁人才队伍逐步扩大,仲裁规则创新成果不断推出;仲裁理论与实务研究体系逐步完善,多项研究成果在全国产生积极示范效应,为深化区域合作和提升重庆仲裁国际影响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研讨仲裁发展 展望国际化与法律实施
论坛设置了两场主旨研讨,分别围绕“推动中国仲裁的国际化发展与展望”和“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贯彻实施展望”展开。
△主旨研讨:推动中国仲裁的国际化发展与展望
在第一场主旨研讨中,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局长杨向斌发表主旨演讲,12家境内外仲裁机构、高等院校、涉外企业、专业组织等机构代表,就建设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境内外仲裁机构合作、涉外仲裁人才队伍培养等分享前沿动态和实践经验,并提出建设性建议。

△主旨研讨:新修订《仲裁法》的贯彻实施展望
在第二场主旨研讨中,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刘艳红、最高人民法院副庭长王海峰等7位专家学者,就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构建仲裁“友好型”司法环境、落实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等议题进行探讨,表达了对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实施的热切期待。
重庆仲裁委员会(重庆国际商事仲裁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深化国际商事仲裁领域交流合作,助力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仲裁机构,为国际经贸发展贡献更多仲裁力量。
图/重庆仲裁委员会(重庆国际商事仲裁院)
重庆与世界杂志社 Copyright 2000-2023 Cq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5006161/渝公网安备50010302504769号
国内发行:重庆市报刊发行局\杂志社自发 |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广场大厦11F,举报电话:023-6889892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