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与世界网讯(记者 杨艳)9月4日,市人力社保局举行2025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面对面”座谈会。25名高校毕业生代表与市人力社保局等多个市级部门负责人、就业创业指导专家、企业代表围坐一堂,展开了一场“面对面”听意见,“心贴心”纾困惑,“实打实”解难题的深度座谈。
高校毕业生“掏心窝”:技能脱节、规划模糊成主要难题
座谈会上,来自渝北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巴南区的10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代表依次发言,他们坦诚地分享了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困难。
“高校毕业生数量多,心仪岗位竞争异常激烈,我在校期间面试的几个岗位都因为竞争太大,缺乏竞争优势而被拒绝。”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刘朝莉坦言,在校期间,积极求职投递简历,参加校招面试等,也尝试过不同就业方向(如企业、教育机构等)以及不同行业(如农业、林业、机械制造业、营销等),由于专业匹配度以及工作要求条件限制,都没能顺利入职。毕业于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的何佳文谈到:“作为应届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是求职时的一个普遍短板,一些心仪的岗位都要求有相关实践经验,这让我有时感到无从下手。”
“目前我正处于求职阶段,想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不一定要从事本专业的工作。目前暂未找到合适的岗位,简历投递后回应寥寥,面试机会少,在招聘网上遇到一些不靠谱的工作,差点上当贷款求职。不知道有哪些渠道可以找适合自己并且有发展前途的工作,职业方向也有些迷茫。”珠海科技学院的毕业生陈睿晞表示,希望通过各方努力,我们能更顺利融入重庆就业环境,实现职业理想,也为城市发展添砖加瓦!
据了解,市人力社保局连续3年与高校毕业生“面对面”沟通,目的在于及时了解当前高校毕业生普遍面临的求职难题,收集意见建议,更好地帮助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多方“传经送宝”:专家指路新兴产业,企业点明用人需求
针对毕业生提出的困惑,职业指导专家、企业代表纷纷给出切实建议。“同学们要学会转变就业观念,不要过于局限于专业对口,很多时候,在大学期间培养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比专业本身更为重要。”职业指导专家张雪松建议,毕业生们可以先对自己进行一个全面的自我评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和岗位。
“同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通过参加实习、培训等方式,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竞争力。”他举例说,比如,当前正在开展的十万大学生职业体验行动,毕业生们可以主动参与其中,深入了解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拓宽自己的就业视野。创业指导专家王海微则从市场角度分析:“当前重庆正大力发展‘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文旅康养等领域急需青年人才。”王海微建议同学们关注新兴产业,主动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
企业代表们也从用人需求角度给出回应。来自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表蔡锦锋说,企业在招聘时,除了看重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更注重他们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我们希望招聘到的毕业生能够快速适应企业的文化和工作节奏,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人社部门“亮实招”:定计划、优服务,力促毕业生“安心就业、舒心生活”
“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年轻人活跃的思想、蓬勃的朝气,也更坚定了我们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心。”参加座谈会的市人力社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林峰表示,同学们要客观看待就业形势,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能力、特长和兴趣爱好,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同时,要摒弃‘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的观念,牢固树立正确就业观,既关注当下的职业选择,更着眼于长远发展,从实际出发选择工作岗位。
他还介绍了市人社局正在牵头实施的“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计划”,截至2025年8月底,已累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64.1万人。同时,他还指出,部门间要形成工作合力,持续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引导应聘人员增强维权意识,从严纠治网络非法职介、就业歧视和“招转培”及“培训贷”等招聘欺诈行为,依法打击“萝卜招聘”“付费内推”等市场乱象,及时查处滥用试用期、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和拖欠工资等行为。
下一步,人社部门将加密招聘场次,开展精准匹配和困难帮扶,并与住建、团委等部门协同,为毕业生提供青年驿站、租房优惠、交友联谊等生活服务,真正实现“不仅安心就业,更加舒心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座谈会当天还同步举办了专场招聘会,现场汇聚50家优质企业和用人单位,涵盖技术开发、运营管理、市场策划等多个热门岗位方向。招聘区设置了简历投递、现场初筛与一对一交流专区,企业HR即时解答薪资福利、晋升路径等求职疑问,不少同学在宣讲结束后便直奔招聘区,结合宣讲会上了解的行业趋势调整了求职方向。
重庆与世界杂志社 Copyright 2000-2023 Cq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5006161/渝公网安备50010302504769号
国内发行:重庆市报刊发行局\杂志社自发 |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广场大厦11F,举报电话:023-6889892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