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Politics

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发展 行业专家共话创新引领路径

2025-10-13



重庆与世界网讯(记者 刘丁睿)10月11日,第二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交流会在两江新区举行。会上,来自全国各地区的八位医疗行业专家分别进行两轮圆桌论坛讨论,围绕“政策引领与机制创新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发展”和“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构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核心竞争力”两大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建六在发言中指出:“政策如同‘方向盘’,机制则是‘发动机’,技术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源。”他强调,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发展需构建“政策-机制-技术”三位一体协同体系,尤其要建立科学的个体评估体系与责权明晰的共建共享治理机制。


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王晓东以位于綦江区的第三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为案例,生动诠释了“项目化载体推动”的实践智慧。该中心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在重庆开展了心血管等领域的多项开创性工作设。针对各医院模式差异及技术审批难题,他提出需加强政策方向性引导与地方政府支持,通过经验交流破解共性问题,构建协同发展生态。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胡国勇聚焦该问题,提出需根据区域需求优先发展特色学科,并合理匹配其他学科形成协同效应。面对人才引进留任成本高等挑战,他建议通过管理机制创新、政策红利释放及学科研究引领三管齐下,在人才需求与机制创新间寻找动态平衡点,推动发展质量阶梯式跃升。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左石分享了与中山大学共建医院的创新实践经验。他表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政策利好的重要机遇,需直面运营管理难题。唯有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的三重驱动,才能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本质转变。左石现场发出诚挚邀约,欢迎全国专家实地指导,共探发展新路径。



围绕“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彬分享经验。他指出,应加强对骨干青年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实现科学管理。针对薄弱学科,强调加强专科培训、提升科研教学水平,并构建全方位发展机制。刘彬特别提出,政策引领需遵循均衡布局、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双向组团模式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党委副书记刘湘关注专科医院发展路径。作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她分享了医院通过资源整合破解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基础薄弱的实践探索。刘湘指出,尽管面临成果转化与困境突破的挑战,但通过机制创新与资源整合,医院积极推进新项目建设,逐步构建起核心竞争力,实现了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和相互促进。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质量控制办公室主任晏晨阳分享医院参与国家多批次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经验。她强调,需严格落实建设标准,推动文化认知深度融合,并展示制度机制创新成果。针对建设中的难点,她提出通过政策支持强化输出医院与依托医院的协同合作,促进人才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晏晨阳呼吁持续优化交流融合机制,为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发展注入中医药特色动能,助力构建更具韧性的医疗服务体系。


华西厦门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龚启勇展示了通过与四川大学相关医院共建项目,以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为双轮驱动的学科发展模式。他指出,依托麻醉学科等技术支撑,开展前沿医疗技术攻关,实现华西优势医疗资源的精准输出与反向赋能。这种“输出-反馈-提升”的良性循环,强化了区域医疗中心的学科及人才核心竞争力,为全国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经验。

图/两江新区

重庆与世界杂志社 Copyright 2000-2023 Cq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5006161/渝公网安备50010302504769号

国内发行:重庆市报刊发行局\杂志社自发 |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广场大厦11F,举报电话:023-6889892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