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Politics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如何建?重庆这场会议给出答案

2025-10-13



重庆与世界网讯(记者 刘丁睿)10月11日,第二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交流会在两江新区举行。这场大会汇聚各领域顶级领导专家,聚焦关键难题,探索可行路径,为全国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出谋划策。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国家卫生健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使命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实现“大病不出省”的战略目标。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的重要举措,核心目标是通过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现群众就近享有高质量健康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项目办主任、研究员,医院管理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尹畅表示。


据介绍,自2019年确定首批试点单位以来,国家已累计发布超120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各项目医院在完善治理机制、专业人才、核心技术、构建创新体系、提升管理效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中国公立医院发展史上的创新,是在中国区域发展不均衡基础上建立的医疗平台战略。对于患者而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可提高医疗可及性,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健康权益;促进医疗服务公平,缩小城乡医疗差距。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特别是推动医疗机构医改进一步深化,如何在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促进区域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还需啃下很多“硬骨头”。


大家提出政策探索、同质化运营管理机制构建、人才队伍培养等等,成为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如何应对挑战?会上,不少医院院长也分享了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有效经验。“我们通过与华山医院合作,主要以‘321’工作路径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样板。”具体而言,“三个平移”指技术平移、人才平移、管理平移。“两个融合”指学科建设融合、医院文化融合。“一个下沉”指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和管理经验“一线下沉”。 柴大军表示。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首创“医教研管”全方位同质化建设路径,实现行政管理同质化、人才培养同质化、医疗技术同质化、科研教学同质化、信息建设同质化、后勤保障同质化,实现医疗力量全覆盖。周建军表示。

图/两江新区

重庆与世界杂志社 Copyright 2000-2023 Cq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5006161/渝公网安备50010302504769号

国内发行:重庆市报刊发行局\杂志社自发 |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广场大厦11F,举报电话:023-6889892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微信公众号